苏联为什么在莫斯科保卫战中取得胜利
苏联能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。
19416.22,德国出动百万大军攻进苏联,当时苏军还没准备好,而且当时苏联已经有了进攻德国的军事计划,所以苏军是把重兵屯于边境的,结果德军在闪电战初期士气正盛所以战果辉煌,苏军主力受到重创,短时间内苏军被迅速击溃,被歼灭几百万人,要知道这几百万人基本就是当时苏军主力了,当德军长驱直入向莫斯科挺进时,苏军当时其实已经没有多少兵力能抵挡德军了,情急之下,斯大林全国总动员,工人农民学生被大量征召入伍,可是这些人基本都新兵,在和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德军作战时伤亡惨重,苏联政府这么做也是没有办法,因为当时剩下的唯一生力军西伯利亚军团被日军牵制在远东,这时的莫斯科是岌岌可危,可斯大林也不敢调西伯利亚军团,所以斯大林当时已经准备放弃莫斯科,把首都迁到外高加索或者是更遥远的西伯利亚。
可这时候日军偷袭了珍珠港,当时世界局势大变,据说斯大林听到这消息都乐得合不上嘴了,第一时间下令西伯利亚军火速回援莫斯科,要知道当时西伯利亚军团装备精良而且耐寒,当这支全副武装的生力军出现在莫斯科城下时,已经疲惫不堪的德军被迅速击败,德军被打退了几十里,一举扭转了战局。
现在人说德国败于莫斯科主要原因是严寒,德军当时被击退严寒是一个原因,但是严寒冻的不止是德国人,苏联人也一样怕冷,严寒能把德国的武器装备冻住那一样也能把苏联的武器装备冻住,当时苏联工业不如德国,所以说严寒对双方来说是平等的,但不是致命的,德国在莫斯科战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远东西伯利亚军团回援了,这点德国希特勒和参谋部都没想到。
莫斯科保卫战是二战时苏德战场上非常重要的一场战役,这是德军在二战中的首次失败。
(1941年,苏联在莫斯科举行红场阅兵,以激发苏联人民的士气)在希特勒横扫西欧后,德军开始了对苏联的战争,代号巴巴罗萨行动。
按德国指挥部计划,德军预计在四个月内攻占莫斯科。虽然德军最初的突袭让苏联损失惨重,但由于苏军的顽强抵抗,德军未能按原计划进攻莫斯科。
1941年9月30日德军展开大规模进攻战役,代号为台风行动,以求在冬季来临前拿下米斯克。
这时在德军的面前只剩下了三道防线,即维亚济马-热泽夫防线、莫扎伊斯克防线和莫斯科外围的三重防线。
(1941年,苏联妇女在莫斯科周围修筑反坦克壕沟)德军很快突破到苏军的莫扎伊斯克防线,此地距莫斯科仅120公里。
但是德国国防军的进攻却因恶劣的天气而受阻,秋季的雨水令道路及原野变成厚厚的泥泞,严重地妨碍了轴心国军的车辆、马匹及士兵的前进。
11月30日德军先锋装甲集团军推进到了位于距离克里姆林不到23 公里的地方,德军军官能用双筒望远镜看见莫斯科的一些建筑物,但由于天气原因德军后勤补给艰难,未能再作进一步的推进。
而在11月30日停止了下来建立了几道临时的防御线准备守住新占领区。
接下来俄罗斯寒冷的冬天悄然来临,德军的处境越来越不妙。
(恶劣的天气,让德军的运输线举步维艰)天时,地利,人和。三个原因
第一,天时,苏联的冬天太冷了,德军没有做好过冬的准备。装备严重不足,过冬的衣物严重不足,许多士兵遭遇冻伤,坦克深陷雪地,大炮也因燃油被动无法机动,坦克开不动,枪栓拉不动,飞机升不了空。给德军造成了严重的困扰,战斗能力大大地下降,而苏军常年生活在寒冷地区,已经习惯了严寒,他们的武器也能够适应寒冷气候,苏联的T34坦克就能适应严寒天气下的作战,德军这时已经力不从心。
第二,地利,苏军由于在本土作战,对地形比较熟悉,占据地利,经常有小股苏军去袭击德军后方,烧毁德军物资,给了德军很大的麻烦。
苏军借着地利,建立了战略纵深防线,梯次防御,先后构筑了尔热夫-维亚兹马防线,莫扎伊斯克防线和莫斯科防线,防御纵深300公里,设置了各种障碍物体系,形成了大纵深多地带的防御体系。
第三,人和,苏联先后动员了45万苏联居民,帮助苏军建立了各种防线和后勤基地。而且将士们在开赴战场之前举行了震惊世界的红场阅兵,极大鼓舞了苏联国民和军队的士气,苏联向全世界表明了战斗到底的决心。
苏联的远东军团秘密西调,这支未受任何损失的精锐军团,接受了盟军的装备援助后开去了莫斯科前线,德军竟然毫无察觉,这支军团日后成为了反攻柏林的主力。
莫斯科保卫战是二战期间的一场极为重要的战役,打破了德国闪电战的不败神话,也令德军承受了难以挽回的物资损失。对于这一战的胜利,除了该感谢莫斯科的寒冬以及斯大林具有历史意义的红场阅兵,还应该归功于莫斯科的广大市民们,他们是这一战的无名英雄!
斯摩棱斯克顽强的阻击战给莫斯科赢得了宝贵的备战时间,此时,苏联人民爆发出了强大的精神力量。在这期间,苏联动员了530万名预备役兵员,仅莫斯科市就征召预备役兵员数十万。这些青年人穿上军服、拿起武器便慷慨的奔赴了战场。
由于男性都去当兵了,城市防御工事的修建就不得不依靠女人了。在整个二战期间,苏联女人表现出的强大战斗力不得不令人赞叹,莫斯科保卫战中更是表现的淋漓尽致。当时,大约动员了45万人参加修筑防御工事,其中四分之三是妇女和少年。就是这些老弱妇孺,在莫斯科附近为他们的首都构筑了7.2万米的防坦克壕,约8万米的崖壁和断壁,设置了5万米长的桩砦和许多其他障碍物,挖掘了近13万米的战壕和交通壕。当时已经进入冬季,在冰冻的土地上,这些苏联人民,硬是用双手挖出了300多万立方米的土方。
在工业方面,此时的莫斯科已经完成了重要设备的转移,留在首都的大多是一些旧式设备,然而,这并没有减弱人们为国家奉献的热情。到这一年的9月底,仅在莫斯科市苏维埃所属的670个企业中,已有654个转入生产弹药和武器。此时,军工产品的比重已经达到工业产品的94%。“一切为了前线!”、“一切为了消灭敌人!”这是工人们的口号。
而留在工厂中的技术人员更是表现出了极大的牺牲精神,我们经常在国内工厂见到过的“大干XX天”,此时在莫斯科竟然真的实现了。所有人都自觉加班,工厂都是夜以继日的工作,比如负责生产帕金7.62毫米冲锋枪枪机的第一轴承厂、奥尔忠尼启则工厂,12月完成的产品数量比11月份的多出34倍!
就是这些普通人英勇无畏的工作、牺牲才使得苏联军队在莫斯科保卫战中能拥有一个坚强的后盾,这也成为苏联最终战胜德国的主要原因。
1941年9月,苏德战场上基辅会战,德军取得首次大规模的歼灭战胜利,让苏方损失70万人,其中战俘66.5万人。
这场胜利,让狂妄症的XTL沾沾自喜。
他要趁热打铁,继续扩大战果,将主攻方向定在了莫斯科。它是苏联最大的城市,是巴巴罗萨计划中主攻目标之一。
然而,让XTL没有想到的是,SDL以空间换时间的优势越来越明显。基辅战役让苏方赢得了四个星期的时间,就是这四个星期让他们的“闪击战”彻底失败。
一、 “台风行动”开始,首都全民皆兵。
1941年9月30日,XTL开始实施“台风行动”。投入到此次会战总兵力达到74个师,总计180万人;而苏方只有125万人,与其相比,无论从人数还是从装备数量、装备质量上都处于劣势。
唯一能让他们觉得放心的就是冬天即将来临,它能减缓敌人的推进速度。
尽管苏军顽强抵抗,依然无法阻止德装甲部队的进攻势头。10月7日,德国人已从西、南、北三个方向包围了该城。
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,既是德军自身准备不足的苦果,也有苏联人民英勇抗击的成果。
德军突袭苏联后,一路进展顺利,特别是前期利用闪电战,对毫无防备的苏军简直就是秋风扫落叶,以摧枯拉朽之势向前推进,一天可以推进上百公里之多。正式这样的胜利让德军变得盲目。
一个人盲目就会撞墙,一支军队盲目就会灭亡。
1941年发动的秋季攻势,希特勒和大部分的德军相信,德军的闪电战一样可以对莫斯科奏效。他们相信可以在冬天来临之前结束战斗,拿下莫斯科。正式这样盲目的自信,导致德军没有准备任何的过冬装备物资。
“身后就是斯大林格勒,苏联已经没有领土可退”当一个士兵都有这样的觉悟时,苏军的抵抗的空前的。
苏联大的战略纵深,让苏军有时间重新的组织部队进行防御。当德军打到莫斯科时,苏联国家的战争动员效果已经显现。苏军的战斗力和作战经验都有了很大提升。苏军的抵抗让德军迟迟无法占领莫斯科,德军的有生力量不断被消耗,时间很快到了冬季。
冬季来临,这时候的德军还没有达成占领莫斯科的目标。德军后勤补给根本无法短时间内送达前线,那么莫斯科的严寒会毫不犹豫的将德军冻的体无完肤。更糟糕的是,希特勒不允许德军后撤。
莫斯科的苏联红军而言,情形则恰好相反。来自西伯利亚的苏联红军早已习惯了寒带生活,有着足够的冬季作战装备,他们的枪炮套上了保暖套,涂上了防冻润滑油;有足够的棉衣、皮靴和护耳冬帽用来防寒。
到了1941年11月29日,德军已成强弩之末,在各个方向上的进攻都已被遏制。此时朱可夫要求斯大林将预备队第10集团军,第20集团军和第1突击集团军转隶给西方面军。此时,苏军的实力是,总兵力110万人,7652门火炮,774辆坦克,1000余架飞机。德军共有170万人,13500门火炮,1170辆坦克,615架飞机。虽然德军兵力要多于苏军,但由于其战线过长,兵力分散,战线并不稳固。
苏联红军的主动出击让德军的数十万人成为俘虏。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,让斯大林看到了战胜德国的希望之火。
莫斯科保卫战一共多少部
莫斯科保卫战全片分为《侵略》、《台风战役》两部,每部上下两集,总共是四集。本片是苏联为纪念二战中苏 联人民反法西斯斗争伟大胜利所拍摄的一部史诗性多集宽银幕巨片。本片从德、苏双方的高层决策至基层部署、从后方帷幄至正面战场,全方地展示了莫斯科保卫战。
世界历史会讲莫斯科保卫战吗
会讲的。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、影响最深远、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最大的一次全球性军事冲突。而只要讲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,就避不开莫斯科战役,二战东线战场拖住了数百万德军,莫斯科战役的胜利是对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鼓舞
莫斯科战役意义
莫斯科战役的意义是打击了德军的嚣张气焰,战损使德军再也无力发动全线进攻,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,德军在这里失去了大量的兵力和武器装备,遏制了德军向东扩张的势头。
莫斯科保卫战发生在什么时候
1941年6月22日,希特勒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,以事先拟订好的一份代号叫“巴巴罗沙”的计划,出动190个师,3700辆坦克,4900架飞机,47000门大炮和190艘战舰。军分三路以闪电战的方式突袭苏联。1941年7月3日,斯大林向苏联人民发表广播演说,号召全体苏联人民团结起来,全力以赴同希特勒法西斯做殊死的斗争,苏德战争全面爆发。著名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被誉为二战经典的转折之战。1945年5月2日苏联占领德国柏林,5月8日,德国举行了无条件投降仪式,苏德战争就此结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