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澳门的历史资料
澳门历来是中国领土,几百年东西方文化的碰撞,使得澳门成为一个风貌独特的城市,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。
1535年,葡萄牙人取得在澳门码头停靠船舶和进行贸易的权利。1553年,葡萄牙人上岸居住,并于1557年起在澳门定居。鸦片战争后,葡萄牙于1851年和1864年先后侵占氹仔岛和路环岛。1887年,葡萄牙迫使清政府签订《中葡会议草约》和《北京条约》,塞进了葡萄牙"永驻管理澳门"的条款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我国政府多次声明澳门是中国领土,主张在条件成熟时通过谈判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。1999年12月20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。2005年7月15日,澳门历史城区正式成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。
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,是国际自由港、世界旅游休闲中心、世界四大赌城之一,也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,其著名的轻工业、旅游业、酒店业和娱乐场使澳门长盛不衰,成为全球发达、富裕的地区之一。
澳门历史资料
澳门自古以来为中国领土。明嘉靖三十二年(1553年),葡萄牙人通过贿赂广东地方官吏,获准在澳门码头停靠船舶进行贸易;嘉靖三十六年(1557年),葡萄牙人进入并开始聚居澳门;清道光二十年(1840年)鸦片战争后,葡萄牙乘清朝政府战败之机,相继侵占了澳门南面的氹仔岛和路环岛。
澳门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的地方,下面是一些澳门历史资料:
1. 澳门原是一个小渔村,在16世纪末期被葡萄牙人所占领,成为一个葡萄牙殖民地。
2. 自17世纪起,澳门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,因此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枢纽,吸引了来自亚洲、欧洲和非洲的商人和航海家。
3. 澳门在19世纪初期经历了一段困难时期,包括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和中国政府的贸易限制。
4. 在20世纪初期,澳门发展成为一个葡萄牙殖民地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和教育中心,葡萄牙语也成为澳门的官方语言。
澳门(Macau)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个特别行政区之一,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珠江三角洲西侧,由澳门半岛、氹仔岛、路环岛和路氹城四部分组成,在总面积共29.2平方公里生活了50余万人,这也使澳门成为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。
16世纪起,澳门被葡萄牙租借,这也成为欧洲国家在东亚的第一块领地。1999年12月20日,葡萄牙结束对澳门的统治,政权移交往中华人民共和国。在“一国两制”的政策下,澳门享有“澳人治澳”、高度自制的权利。
而在这400余年间,东西文化的融和共存使澳门成为一个独特的城市:既有古色古香的传统庙宇,又有庄严肃穆的天主圣堂,还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,以及沿岸优美的海滨胜景。
澳门是“世界四大赌城”之一。其著名的纺织品、玩具、旅游业、酒店和娱乐场使得澳门长盛不衰。因此,澳门也是全球最富裕的城市之一。
澳门从秦代开始纳入中国版图,成为南海郡番禺县属的一部分,至宋代属香山县并沿用下来。1535年(明嘉靖十四年),广州市舶司迁至澳门,澳门正式开埠并发展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。16世纪中叶以后,澳门被葡萄牙逐步占领。
新中国成立后,我国政府多次阐明澳门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立场,主张通过谈判解决澳门问题。
1984年10月,邓小平提出将与香港一样,以“一国两制”方针解决澳门问题。1987年4月13日,中葡两国政府签署《中葡联合声明》,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。《中葡联合声明》于1988年1月15日生效,澳门进入过渡期。
1999年12月20日,我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,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。
简述澳门的历史
澳门(Macau)
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个特别行政区之一,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珠江三角洲西侧,由澳门半岛、氹仔岛、路环岛和路氹城四部分组成,在总面积共29.2平方公里生活了50余万人,这也使澳门成为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。
澳门北与广东省的珠海市拱北连接;西与同属珠海市的湾仔和横琴对望。东面则与另一个特别行政区——香港相距60公里,中间以珠江口相隔。
16世纪起,澳门被葡萄牙租借,这也成为欧洲国家在东亚的第一块领地。1999年12月20日,葡萄牙结束对澳门的统治,政权移交往中华人民共和国。在“一国两制”的政策下,澳门享有“澳人治澳”、高度自制的权利。
而在这400余年间,东西文化的融和共存使澳门成为一个独特的城市:既有古色古香的传统庙宇,又有庄严肃穆的天主圣堂,还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,以及沿岸优美的海滨胜景。
澳门是“世界四大赌城”之一。其著名的纺织品、玩具、旅游业、酒店和娱乐场使得澳门长盛不衰。因此,澳门也是全球最富裕的城市之一。
澳门由来资料及历史
澳门的由来有以下几种说法:
1、元末明初时期,澳门的南北分别有一座高台,也就是现在的东望洋山和西望洋山,两个高台相对,就像一扇大门。当时把泊口称作“澳”,所以叫做澳门。
2、澳门以前是个小渔村,它的本名为濠镜或濠镜澳,因为当时泊口可称为“澳”,所以称“澳门”。澳门及其附近盛产蚝(即牡蛎),因此后人把这个名称改为较文雅的“濠镜”。
澳门原属广东香山县,1553年被葡萄牙人强占,历经400年后,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,现为中国特别行政区之一。
考古发现,在澳门的路环岛黑沙的沙丘中出土了许多彩陶、玉器以及石斧等石器,已经被证明有四、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遗存,同时也被证实是与中国珠海地区出土的同类文物属于同一文化体系,这说明至少在新石器时代,澳门已经有中华民族的祖先在这里生息劳作。
据史书记载,南宋建炎二十二年(公元1152年),宋高宗设立香山县,此时,澳门便隶属香山县,时称香山澳、濠镜澳,而澳门有华人定居,应是在南宋末年。南宋王朝的几十万大军溃退于此,南宋军民便定居于此,同时出现了澳门半岛上名为“永福古社”的沙梨头土地庙。
明朝成化年间(1465-1487年),居住在澳门的居民(来自福建和广东)共同在位于娘妈阁处兴建了妈阁庙,当时的名字叫做海觉寺。明嘉靖十四年(1535年),葡国商船来澳,在妈阁庙对面停靠船舶,进行贸易时,葡人询问当地居民当地地名,居民以为是问妈阁庙,于是随口便说“妈阁”,此音经广东话和葡国人两次转音后,就成了现在的“Macau”(广东话为“马交”),而这一名称后来就逐渐成为葡国统治下的澳门的名称。
明朝嘉靖三十二年(1553年),葡萄牙人以晾晒船上被水浸渍的货物为由,登上澳门半岛,于嘉靖三十六年(1557年)开始在澳门长期居住,明朝万历元年(1573年),葡人开始向中国政府缴纳地租,每年500两白银。明朝万历十二年(1584年),居澳葡人组成议事厅(后演变为市政厅),作为管理居澳葡人的行政机构。